山区凼仔养鱼技术

更新时间:2024-12-27 14:20:27

凼仔养鱼是广东省山区农民利用当地丰富、优质、无污染的水资源以及充足的草资源等自然优势,在村前、屋后、溪边开挖面积很小(一般仅有10平方米~20平方米)的池塘进行流水养鱼的模式,它具有投资小、占地少、绿色环保等优点,并要求周围环境山清水秀,水源充足且落差大(约1.0m),草源充足,主要以放养大规格(0.25kg以上)草鱼、鲂鱼为主,生长时间约1年,只投喂青草和农家茎叶类,实施中草药防治鱼病,而不投喂任何人工配合饲料及抗生素类药物,因此,其生产出的水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现将山区凼仔养鱼技术简介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凼仔建造

在有条件的山区农村,利用溪边、路边、渠边、屋边等空闲地或低洼弃耕田,开挖面积为10平方米~20平方米、深1.5m(水深约1.0m)左右的小鱼塘,四周利用石头、三合土等砌成塘基(塘基上可以种植瓜菜类),并在鱼塘水面上方搭置3平方米~5平方米的瓜棚,以便暑天遮阳降温。凼仔的进水口用竹筒或水管将山泉水高高引入而落入到凼中的一块大石头上,使山泉水四周溅开,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凼仔的排水口设在进水口的对称点,使凼仔形成流水环境;凼仔的进、排水口要求设置拦网。

二、凼仔消毒

如果是新建的凼仔,可用5kg~10kg生石灰兑水全池喷洒,进行彻底消毒。如果是常年养鱼的凼仔,可以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再用5kg~10kg生石灰兑水全池喷洒,曝晒1个月后,待用。

三、鱼种放养

1.放养时间 凼仔养鱼多采用轮捕轮放的方式,根据山区的气候特点,第一次放养时间一般在4月份~5月份最为适宜。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鱼种下池前7天,每个凼仔用1.5kg~2.5kg生石灰兑水进行全池喷洒消毒,并注满池水;放养时,再用3%食盐水溶液浸浴鱼种5分钟。草鱼鱼苗放养时,必须注射出血病及草鱼“三病”疫苗,进行免疫防病。

3.放养品种、质量、规格、密度 凼仔养鱼主要以草鱼为主,搭配放养三角鲂、鲢、鳙、鲤等。放养时,应选择大小一致、体质健壮、活泼、无伤病的大规格鱼种,草鱼要求体长在10cm以上。草鱼放养密度为10尾/平方米~20尾/平方米,三角鲂放养密度为3尾/平方米~5尾/平方米,其它品种的放养密度为每口凼仔5尾~8尾。

四、养殖管理

1.水量调节 根据季节和鱼体大小来调节养殖水体的流量。气温高时,鱼类个体越大则水体流量越大。一般地,春、夏初、秋末、冬等季节,水温较低时,约2小时~3小时全池换水1次;热天,鱼类生长速度快、食欲旺、水温较高时,约0.5小时~1小时全池换水1次。

2.饲料投喂 饲料主要以天然青饲料为主。鱼体较小时,多投喂一些嫩草或绿萍;鱼体较大时,可以增加投喂一些杂草、菜叶、瓜叶、木薯叶、番薯、木薯、米糠之类。每天投喂2次,青饲料投喂量为草鱼总体重的30%;草鱼摄食旺盛时,达到0.5kg草/1.0kg鱼的标准。投喂饲料前,应清理前一次投喂后的残渣剩草,如发现剩草过多则应减少投喂量。

3.巡塘清池 每天注意观察池水的变化、鱼类活动、天气情况等,下大雨时注意防洪和控制养殖水体的流量,及时清理进、排水口的杂物,每天清除残渣剩草。每隔15天清池1次,将池底污物除掉,并用消毒药物同时消毒鱼体和水体。

五、病害防治

由于凼仔养鱼的水体小、养殖密度大,且又为流水养殖,所以养殖鱼类一旦发生鱼病,传染快而死亡率较高。病害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预防措施 一是免疫防病,即在鱼种放养时注射草鱼烂鳃、赤皮、肠炎病和出血病疫苗,每尾注射0.2mL,实施生物防病;二是定期洒喂中草药。

2.常见疾病的防治

①草鱼出血病的病原为草鱼呼肠弧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在水温25℃以上时流行,患病鱼体的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地出现斑点片状出血,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鳃出血或苍白色,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糜烂,预防方法有:一方面,草鱼放养时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另一方面,定期浸沤中草药,每个凼仔用臭屎茉莉0.5kg、柚子叶0.25kg、乌柏0.5kg在发病高峰期每月施用1次,一般每隔2个月施用1次。治疗方法有:投喂“三黄粉”药饵,每50kg鱼体用大黄125g、黄柏75g、黄苓50g研成粉末,然后添加食盐0.25kg,用水搅拌均匀后拌入面粉1.0kg、麦麸4.5kg、花生饼1.5kg制成适口性较好的药饵进行投喂,连续7天。或每个凼仔用臭屎茉莉0.5kg、柚子叶0.2kg、乌柏0.25kg捣烂,挤出汁液后加高锰酸钾1g全池喷洒。

②肠炎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杆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在3月~10月流行,患病鱼体在发病初期头部的色素逐渐加深至呈黑色,离群缓慢独游,腹部膨大,鳞片易脱落,肛门及肠道充血红肿,轻压腹部则有黄色粘液或脓血流出。③赤皮病的病原为荧光假单胞细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常年可见,患病鱼体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鳍基部充血,鳃丝末端腐烂。④烂鳃病的病原为柱状嗜纤维杆菌,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鲢、鳙、鲤、鳗鲡等也有感染,常年可见,在4月~11月流行,6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期。患病鱼体体色发黑,呼吸困难,鳃部粘液增多并附着污物,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腐烂,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腐烂后形成“开天窗”。上述三种鱼病往往同时并发,对草鱼危害极为严重,因此要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较好效果。预防方法有:鱼种放养时注射赤皮、烂鳃、肠炎三病疫苗。发病季节每个凼仔可用0.5kg茶麸块吊挂在凼仔进水口处或将1kg~2kg新鲜的桉树叶、丁香、蓖麻茎叶扎成捆,吊挂在凼仔进水口处;或每个凼仔用鲜雷公藤根50g煎汁,加50g食盐水拌匀后全池喷洒。治疗方法有:每个凼仔用0.25kg五倍子加水2kg~3kg煮沸后,辗碎五倍子再煎煮15分钟,分3次全池遍洒,每天1次,连用3天。或每个凼仔用干地锦草、水棘蓼各0.5kg,加水2kg~3kg后煎煮2小时,拌饵连喂3天。或每个凼仔用新鲜松树叶1kg研碎加水遍洒,连用3天~5天。或每个凼仔用紫苏0.5kg煎汁,加1小瓶十滴水拌饵投喂。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p.zidianfy.com/kepu_92/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