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水产品的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丰富了菜篮子,也使很多养殖者靠它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道路。但是,也有部分养殖者因种种原因而惨遭失败,从而挫伤了养殖积极性。为促使特种水产品的养殖能够健康发展,根据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注意以下八个问题:
一、 要注意预测发展趋势和可行性 近几年实践证明,特种水产品养殖成本较高,产品销售价格较贵,消费对象较"特",产品市场弹性较小,就象中草药那样,"少了是宝,多了是草",市场起伏大,价格潮起潮落,少数人养殖赚钱多,多数人养殖就可能亏本。比如甲鱼养殖,我国产量由1996年的17450吨,至1997年便猛增至3万吨,每500克的甲鱼市价从1996年的约300元陆续下跌至当前价仅为50元~70元,已接近成本价。甲鱼苗也从原来的每只35元跌至5元~10元。又如鳗鱼养殖,由于发展迅速,产量大幅提高,价格已跌至每公斤约50元~60元,使养鳗业陷入困境。因此,在考虑发展某种特种水产品时,要认真分析市场的需要和容纳量,预测发展趋势和可行性。应事先了解如下统计数字:1.一般居民的日常销售量和节日销售量。2.附近饭店和宾馆需要量。3.附近大中城市销售量。4.外贸出口的销售和可能发展的销售量。应以销定产,切忌盲目上马,一哄而上。
二、 要注意考虑饲养技术上的可能性 特种水产品的生物学特性与一般养殖鱼类的差异往往较大,因此其养殖技术也不能简单地沿用普通鱼类的养殖技术。特别是部分种类要求条件较为苛刻,就更需要有较完善的设备和饲养技术,否则发展生产极为困难。如流水养虹鳟、牛蛙养殖、河蟹苗的人工繁殖、革胡子鲶以及罗非鱼的越冬保种等,在考虑发展时,都要对技术人才、技术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和饲养技术做好充分准备、周详计划。
三、 要注意考虑饲料供应的品种和数量 特种水产品的养殖中,饲料供应问题相当关键。也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许多特种水产品养殖时需要动物性饵料,如鳜鱼、乌鱼、虹鳟等,有的甚至需要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如牛蛙。养殖这些品种必须考虑动物性饵料来源和供应量,当然,还必须考虑饲料成本,如鱼粉、蚕蛹等原料虽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价格也很高,因此应广开饵料渠道,如生产人工混合饲料;培殖活饵料,如蚯蚓、蝇蛆、黄粉虫等;捞取螺、蚌;利用畜禽下脚料(如内脏、血液);也可用混养的办法,减少饲料的使用,如山东临沂市淡水所的鱼是混养;另外,在主养凶猛性的鱼类时,可以考虑在池中放养一些繁殖力强的鱼类(如罗非鱼),以其所产生的后代供主养鱼摄食。总之,饲料供应问题应十分重视,因地制宜。饲料来源不足时,应以饲定产。
四、 要注意广开销路并重视发展外贸 特种水产品养殖一般成本高,因此售价也高,从而限制了部分消费者,使得国内市场的销售量有限,因此,若大规模生产,要广开销售渠道。某些品种可立足于国内消费,如黑鱼、革胡子鲶、罗非鱼等。某些品种则可内销结合外销,如河蟹、青鱼、黄鳝等。而某些观赏性或工艺性品种,则应以外销为主,如珍珠加工品、金鱼、热带鱼等。
五、 要注意考有稳定性的苗种来源 特种水产品养殖一般苗种成本较高,因此要尽可能选择能自繁的养殖品种,或附近天然水域中能稳定地获得苗源的品种。如江苏某些地市生产优质河蚌,便可发展河蚌育珠。凡发展罗非鱼和罗氏沼虾养殖的,最好具备越冬条件,这样才能培育亲体,第二年进行自繁自养。某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则应以养殖优质鲤、鲫为主,如建鲤、银鲫等,因为这些鱼能自行繁殖,苗种易于自己解决。
六、 要注意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优势 特种水产品养殖,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如稻田较多的地区,可发展稻田养鱼、养虾、养蟹。山西、甘肃、黑龙江气候偏冷,以及其它省市有冷水资源的地方,可发展虹鳟养殖。广东、广西等省市可发展养殖一些不耐低温的品种,如罗氏沼虾、革胡子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