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一号返回舱到底长啥模样?远看像座钟,近看像蜂窝,全身除宇航员的进出口外,还有20个大小不等的“窗口”……昨天上午8点40分左右,在省科技馆门口“神舟”号老大终于现出原形。
昨天上午6点半,专门负责吊装的工人和起重机就已经来到了科技馆。7点30分,北京方面的人员到齐后,拆包吊装正式开始。8点40分,随着最后一层迷彩布料包裹物被掀开,“神舟”一号终于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眼前的“神舟”号,比想象中的更“土气”:完全没有想象的精密,像蜂窝一样的外表看来还有些“脏兮兮”,顶端有两处破损,全身上下居然有20个各式“窗口”。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潘柯介绍,返回舱的外层是由专门的抗烧蚀材料制成的。当舱体返回地球穿过大气层时,时速达到了2.7万公里,跟大气摩擦会使表面的温度急剧升高。看上去有些“脏兮兮”,都是被烧成这样的。舱体的两处破损也主要是由于表层高温时变脆,并在着陆时撞击脱落的。
返回舱虽然看起来有些土,不过工作人员可是把它当宝贝来呵护。在开始吊装时,潘柯亲自脱掉皮鞋爬上返回舱顶部的人员进出口处,把专用的吊装绳绑到起重机的吊钩上。
随后,几乎动用了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并利用3块枕木、2条钢条、10几支钢管组成一个简易滚动平板车,和古人筑长城搬石料一样,一厘米,一厘米地把返回舱往科技馆内挪动。
9点钟,返回舱总算通过了科技馆的大门。进入馆内后,工作人员又用3辆叉车将返回舱转移到展出地点。返回舱的整个搬运过程超过了一个半小时。接下来,工作人员将在这个笨家伙的外面装上玻璃罩后供游人参观。
这次来杭州展出的仅仅是“神舟”一号的一部分。整个“神舟”一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和控制中心,这次来杭展出的返回舱里面基本上是空的,一些仪器在来杭州之前都已经被拆下。当年我们的宇航员虽然没有乘坐这个可容纳3个人的返回舱游一回太空,不过当时的“乘客”也还不少:里面除了各种不同的仪器之外,还有国旗、香港澳门特区的区旗、奥运会会旗、邮票及纪念封,此外还有农作物和中药材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