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在2003年被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现今天命之年的施教授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我在2007年回国之前,在我的小领域,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应该比较骄傲的说,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第二阶段是2007年回国到现在的这10年,他着重进行了清华学科的改革实践。
而如今,进入到第三阶段,今后10年,他将致力于建设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
回国10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改革
2007年的中国高等教育,一方面因为中国的改革大潮已经向前推进了很多。但另一方面那时中国的大学整体来讲和美国、西方的一流大学差距还非常大。所以施一公回国后,首先进行的就是清华生命科学的学科改革,打造世界超一流学科。
他这样说:“2007年的时候,我回清华,那时真的是相比现在而言一穷二白,当时要想招一个在美国刚刚博士毕业或者博士后做完的优秀青年学者回来,我们给他教授的职位,面对美国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胜率大约是5%,10年之后的今天,如果我们和美国的州立大学竞争这样的青年才俊,我们只用跟美国一样给助理教授的职位,我们的胜率是95%。”
今天,中国的大学发展突飞猛进,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已经毫无疑问是进入了世界一流。“我们的有些学科可以是领先,而且甚至可以遥遥领先。”施一公这样说到。
但可以发现,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均衡,我们的公立大学非常优秀,而且是一枝独秀,但是我们的民办大学无法承载起它应有的份额,无法承载起中国将来科技安全,科技发展的重任。
中国也许在今后五年,十年,就会超过美国,是世界经济第一大的国家。如果五十年之后中国如果成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领头羊,一定不会只是公立大学一枝独秀。今后一定会是公立大学为主,民办大学和公立大学交相呼应。
今后10年:是该做一件大事的时候了
“我今年50岁,是个坎,我对自己说,是该做一件大事的时候”施一公这样说。面对中国的公立大学进步飞速,但民办大学水平过低的现状,他决心,今后10年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打造出一个世界一流的民办的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
他给学校也提出了明确的定位。第一点就是小而精,像钱学森的母校加州理工一样,教员加在一起不足三百人,但科研平均实力可以排到甚至美国第一。
第二个是高起点,他希望在一开始不招本科生,毕业生到实验室直接来做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
第三个出发点就是有限学科,开始只设三个学科,有所取舍,聚焦科学技术。
施一公说:“我毫不怀疑,五年后这所大学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智力,能够给中国人争光,能够产生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也能够在若干年以后,毕业生可以参与支撑中国科技发展,国家安全,这是我们一代人的梦想。”
相信在20年后,中国能够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民办研究性大学,他们能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支撑起中华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