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的筏式养殖技术要点

更新时间:2024-12-30 21:44:55

 养殖海区的选择

选择筏式养鲍的海区,应从水深、水质、温度、潮流、风浪、底质、透明度、附着生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水深要求低潮时10米以上,水越深水环境相对越稳定,养殖水层的调节越灵活,但太深时筏架设置投资较大,一般15米~20米为宜。

水质要求稳定和无污染。养殖区应远离工业排污和城市排污口,水质应达到国家颁布的渔业水质标准。盐度周年变化幅度不应超过±3‰,皱纹盘鲍养殖盐度应保持在28‰~33‰,杂色鲍养殖应保持29‰~34‰。河口汛期淡水的大量排入,是影响海水盐度和水质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远离河口区。

温度周年变化要求不超过所养种类的耐受范围,养殖水层的最高水温,皱纹盘鲍不宜超过26℃,杂色鲍不宜超过28℃(尤其是大规格鲍);最低水温,皱纹盘鲍不能低于1.5℃,杂色鲍不宜低于13℃(尤其是小规格鲍)。

潮流应是标准的往复流,流速为20米~30米/分钟为宜。由于筏式养殖需随季节和海况变化而调整水层,有时吊笼绳很长,不规则的水流将造成养鲍笼子的相互缠绕,带来生产损失。在往复流的海区,应横流设置养殖筏架,畅通的海(潮)流可改善养殖区的水环境。

选择风浪小的海区,养鲍筏架的负荷量很大,又处在水深流大的海区。若风浪再大,筏架就有被拔根的危险,且风浪大时给海上作业管理带来不便。

底质应以泥底为首选,泥底容易设置固定锚橛并且牢固。沙泥底次之,岩礁底不能打橛,下锚或石砣也不稳定,因而无法设置筏架。

鲍不仅喜欢水深流大的海区,还喜欢水清、透明度大的海区。水经常混浊的海区不宜养鲍,一般透明度应大于4米。

海区附着生物对养鲍的影响很大。除底栖硅藻外,几乎所有的附着生物对于筏式养鲍都有危害。常见危害严重的附着生物有,牡蛎、贻贝、各种海鞘、石灰虫、藤壶、薮枝螅及部分藻类等。有的附于鲍的壳面,影响鲍的呼吸和摄食运动;有的附于养殖笼的盘面,侵占鲍的活动空间;有的附于笼的外围网衣上,阻碍笼内水体交换;有的附于筏架上,也同样增加了筏架的负荷,都给生产和管理造成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因而宜选择附着生物少的海区。

总之,筏式养鲍应选择水深15米~20米,水质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无大量淡水和污染物注入,盐度稳定,水温变化平缓,有标准往复水流且流速在20米~30米/分钟,风浪少且水清,附着生物少的泥底海区为养殖区。

多层养鲍网笼

用于筏式养鲍的养殖器具很多,有圆形养殖筒、灯笼式养殖笼、多层网笼。目前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多层网笼。多层网笼的形式也有多种,现重点介绍一下大连和山东荣成研制生产的两种多层网笼。

辽宁省大连式网笼,由直径50厘米~60厘米的塑料盘(盘面上有若干个直径0.5厘米~1.5厘米的圆孔)作层盘,两头带螺丝的钢棍作连接杆(或称骨架),套合连接杆的硬塑料管作层隔管,以及网衣等组成。每4片~12片层盘用1根(中心)或4根(边缘部)连接杆串联固定,层隔管一般长15厘米~25厘米,用拉链的网衣系结在笼子外围,拉链垂直可开闭,用作放苗和投饵等管理。这种网笼在日本和大连等地使用的较为普遍。

山东省荣成式网笼,由方形(边长50厘米左右)圆角式的凸顶带沿塑料槽盘(盘面上开有数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通道孔),顶盘和底盘,中心固定杆和带拉链的网衣组成。一般做成4层~6层,层间距25厘米左右,拉链也是垂直设置,网衣糸结在笼子外围。这种笼子的特点是,饵料投放于槽盘之上,鲍摄食之后从通道孔返回槽盘下面栖息,摄食时再爬到上面。近几年,经过摸索和改进,新的筏式鲍养成笼使用效果也很好。

另外,也有用扇贝养殖笼养鲍的生产单位。

养殖规格与密度

以大连式多层养鲍笼养殖皱纹盘鲍为例,壳长2厘米左右的小型鲍苗每层放养400粒~600粒,壳长3厘米的大苗每层放养200个~300个,壳长4厘米~5厘米的鲍每层放养100个~150个,壳长5厘米以上的鲍每层放养20个~60个。同规格的其他种鲍的养殖放养密度基本与上相同。

剥离与运输

鲍在养殖过程中,随着个体的增大需不断地疏稀养殖密度。因鲍的吸附力量极大,很难从吸附物体上拔下来,必须用特殊的剥离方法。通常有酒精麻醉和电击等方法。

(1)酒精麻醉剥离法。用90%以上的食用酒精配成2%~4%的酒精海水溶液,盛放在可以放开养鲍笼的水槽中,将需剥离的鲍连笼子一起用海水冲干净后,放入酒精海水中。经2分钟~5分钟,鲍即被麻醉,大部分个体可自动脱落下来,个别没有脱落的便可用手轻易地拔下来,剥离下来后立即将鲍鱼放入流动的海水中使其苏醒。一般在半小时内都能恢复正常活力,这种剥离方法对鲍鱼无明显伤害。若麻醉剥离超过5分钟还不见鲍脱落时,说明酒精浓度已降低,需补充酒精到起始浓度。酒精浓度太大时,对鲍的健康不利。随着剥离的数量增加,酒精海水溶液会变脏,应适时更换。刚剥离下来的鲍,因其肌体处麻痹状态,搬运时应轻轻操作,以免造成人为的机械损伤。

(2)电剥离法。鲍在电场中有触电反应。在弱电场条件下,短时间的触电可使其足肌收缩,但不会影响其肌体健康。释放电场后,又能很快恢复正常。依据鲍的这种特点,有关科研单位研制出了鲍电剥离机,剥离电场以海水为媒体,电场强度在0.5伏特~1.5伏特/厘米,剥离效果良好。使用方法是,将要剥离的鲍及养殖笼冲刷干净,放入两端设有电极板的、装有海水的剥离水槽内,根据鲍的个体大小设置电击时间(2厘米~7厘米鲍,时间在0.5分钟~2.0分钟)。电剥离的鲍比酒精剥离的苏醒时间短得多,断电后应立即将鲍笼移出水槽,并快速取出鲍鱼。电剥离时应注意,操作人员在通电时最好不要接触剥离水槽,以防意外触电。尽管设计的剥离电压为安全电压,装在金属容器的鲍也不能使用电剥离。剥离水槽的设计制作既应与养殖器具的大小相匹配,还要使电场的垂直面减少截挡物体,以提高剥离效果。

在养殖生产中,活鲍的运输距离和时间一般都很短,不需较多的防护。只在强太阳光照射、风、雨天时需要遮盖,但不能重度挤压。运输时间超过2小时,应保持湿润,一般用浸透海水的干净大叶藻等隔层包装并保持通气,环境温度最好不低于5℃、不高于25℃。运输若超过10小时,最好带水运输并充气,有换水条件时中途换几次水更好。少量的鲍长时间或长距离运输,可用专用泡沫运鲍箱,隔室中放入冰袋(包装的冰块),封闭运输。冰溶化后,箱内温度高于10℃左右时,应开箱换冰袋。空运可节省运输时间(采用专用运鲍箱)。船运大量的商品鲍时,使用活水仓为宜。

管理

(1)投饵。国内养鲍使用的天然饵料,南方以海带和江蓠为主,北方以海带和裙带菜等为主,饵料系数在25左右。一般每6天~10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依据笼内鲍的大小(数量和重量)和水温高低等因素来掌握。养殖皱纹盘鲍,当水温20℃时,若8天投饵一次,投喂量掌握在鲍重量的2倍左右;10℃或25℃时,投喂量为鲍重量的1倍左右。影响鲍摄食率的因素很多,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投喂量,一般残饵量控制在15%~20%为宜。投喂新鲜藻类时,投喂前将藻体冲刷干净,若使用海带作为饵料,还需切成小块。在缺乏新鲜藻类时,也可用干海带等作饵料,投喂干海带应4天左右投喂一次。选择质量好的淡干海带,切不要用易腐烂的雨淋菜和发霉菜。缺乏新鲜藻类或需促肥时,还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一般5天左右投喂一次,掌握残饵量在10%左右。

(2)安全检查与洗刷笼子。筏式养鲍的筏架负荷较大,加上风浪的影响,常出现使设施器材不安全的因素,需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橛根有否松脱,绠绳有无明显磨损,浮球有无破损松脱,吊笼绳有无磨损或缠绕,笼子有无变形,笼网和拉链有无破碎和开缝等。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加固、修复和更换。

养殖过程中,笼子内外的附着物和附泥会不断增多,应适时洗刷清理。可用高压水泵清除附泥和附着不太牢固的生物。对于附着牢固的生物,则应采取人工铲除的方法加以清理,使养殖笼和筏架保持经常干净的状态。

(3)换网。养殖笼的外围网衣有不同程度的阻水作用,网扣越小阻水越明显。为使笼内外水体交换好,应随鲍的个体增大及时换用网扣较大的网衣。在鲍跑不出网笼外面的前提下,网扣越大越好。一般都准备2套~3套不同规格的、裁缝好了的网衣。换网工作可随洗刷网笼同步进行,一般在海上就地操作比较方便。

(4)调节水层。养鲍水层一般调节为2米~6米。在养殖过程中,需根据季节和海况灵活调节水层。上表层附着生物附着高峰期,水层要调深,低谷期调浅;低温和高温期调深,生长适温期调浅;雨季、有赤潮、有污染时调深,正常环境时调浅;大规格鲍养殖比小规格鲍养殖水层宜深。调节水层以延长或缩短网笼吊绳来实现。水层的调节还应根据养殖海区的水深和透明度的实际状况掌握,海区水深和透明度较大时可适当调深,反之,适当调浅。

(5)清除敌害与残饵。筏式养鲍的敌害生物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前面所述的附着生物,影响鲍的摄食、生活空间和笼内外水体交换及水质,一般伴随着洗刷笼子可清除。另一种是残食性的敌害生物,通常有海盘车、较大的蟹类、肉食性螺类和凶猛鱼类(主要有红螺、黑鱼)。鲍的这些残食性敌害生物,可在每次投饵时进行清除。

投喂新鲜(活体)藻类时,由于其在笼内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烂较轻,清除残饵还不重要。在投喂干藻类和人工配合饵料时,不仅要把握好投喂间隔时间,还必须在投饵前彻底清理上次的残饵,以免残饵腐败后被鲍误食中毒,引起死亡。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p.zidianfy.com/kepu_6628/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