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打针吃药,没病保健预防。这是一般人的保健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了,压力增加了,尤其是生活节奏加快了,但物质营养再充分,也无法解决高血压、溃疡、斑秃、糖尿病等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人们逐渐明白,心血管系统、胃肠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乃至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产生均与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关。可是,患病的人很少想到首先去看心理医生。这不仅说明人们的心理保健 意识还很缺乏,也反映心理卫生工作的薄弱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普 及得不够。
为此,有人提出A、B、C、D的医学模式。这种模式不是简单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把人的疾病与A社会、B环境、C心理 、D生理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综合考察。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其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和满足个人需要,强调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会在生理上表现出失衡。比如, 着急会使血压升高,忧虑会患溃疡病,长期焦虑可能会造成内分 泌紊乱而导致其他疾病。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免遇到烦恼,如果只靠自己,苦思冥想,很难解决问题。若能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调适,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我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以健康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相信我们定会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会对A社会、B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在C心理、D生理方面更加健康。
现今人们的健康问题已非传统医学模式所能完全解决。今天 ,“头疼”可能涉及到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已经对A、B、C、D医学模式逐渐认识并重视起来,罹患 “头疼”、“胃疼”的人们,是否也该对此有所了解,在提高心理素质上多下点功夫,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