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21 18:48:37
“起锚!起锚……”
急促的喊声,隐含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从驾驶台迅速传遍每一个房间,在广播喇叭里叫开了。
铃声大作。船只启航的预备铃随即在过道船舷和前后甲板响个不停。
水手们的脚步声咚咚地在甲板上响着,夹杂着粗鲁的吆喝声和笑骂声。
锚机开动,发出“咣当——咣当——”的轰鸣,那是沉重的锚链把几吨重的大铁锚从95米深的海底拖了出来。
我们这艘科学考察船停泊在麦克斯韦尔湾足有20天,今天终于机声隆隆,从它的锚泊地启航了。自从一头扎到乔治王岛南部的麦克斯韦尔湾,除了几次风浪太大,铁锚挂不住海底,船只不得不迎着风浪彻夜航行之外,它基本上是停止在原地一动不动。有什么办法呢?几百吨建站物资因为天气不佳不得不一次再一次地拖长了卸货时间,原来的计划是10天卸完,后来延长到半个月,当最后的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来到时,几艘运输艇昼夜不停地往来于乔治王岛,直升飞机忙不迭地在飞行甲板上空轰鸣,船上所有的人几乎都出动了。终于,填得满满的货舱全部腾空了,500吨建站物资安全无损地卸上了岸,大伙儿这才松了口气。
最为焦急的还是南大洋考察队的几十名科学家。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除了要在乔治王岛建起第一个南极科学基地,还有一项极其繁重的南大洋科学考察任务,为此组成了一支包括各个专业的72名科学家的南大洋考察队,担任队长的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著名海洋沉积学家金庆明高级工程师。他们的南大洋考察计划中有海洋生物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的各个专题,从大洋洋底复杂的地质构造到宇宙的尘埃,从海洋水团的运动到栖息在海洋中的生物世界,无不是他们考察的对象。可是,一再拖延的卸货期限使得科学家们心忧如焚,南极考察的时间是有限的,黄金季节的夏天转瞬即逝,卸货时间的一再拖延必然减少南大洋的考察时间。我不止一次看到我们的科学家满脸愁云,聚集在甲板上望洋兴叹。他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来一次南极不容易,有的人也许是一生中的最后一次。他们多么希望抓紧时间,多为南极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天气陛下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建站物资必须首先安全地卸上岸,只好耐心等待,等待着……
1985年1月19日傍晚6时30分,极地的太阳躲在乌云的后面,在巨涌翻腾的海面涂上一层毫无生气的青灰色。风在大海上集结,积蓄着力量,仿佛又在酝酿一场新的暴风雪。有几艘外国的船只似乎预感到风暴即将来临,仓惶地逃入海湾深处避风,一群群信天箭和暴风海燕在甲板上空盘旋,好似在提醒我们:“风暴快要来了。”就在这时,“向阳红10号”船拉响了嘹亮的汽笛,迎着狂风恶浪,驶出了麦克斯韦尔湾,向着茫茫冰海勇敢无畏地开始新的远征。
我走进驾驶台,高频步话机已经接通了长城站。那里留下的54名南极洲考察队队员将担负起艰巨的建站任务,海军“J121号”打捞救生船308名海军官兵和他们协同作战。但是,在这离别的时刻,尽管这是短暂的别离,人们的心情都很激动。
“再见了,祝同志们一路顺风!”步话机传来南极洲考察队长郭琨的喊声,“我们南极洲考察队全队同志,祝大家身体健康,南大洋考察取得圆满成功!”
站在驾驶台指挥的船长张志挺大声地回答:“谢谢你们,祝你们早日建站成功!”
“祝你们胜利归来,参加建站落成典礼!”郭琨继续喊道。
“向阳红10号”开始加速了。它像锋利无比的铁犁划开了冰海的波浪,乔治王岛那冰雪皑皑的海岸和企鹅云集的爱特莱伊湾的礁岩,擦过它的身边向后退去。就在船只从长城海湾的入口驶过时,水手们从望远镜中发现了菲德尔斯半岛上长城站的建筑工地。我接过望远镜对准那儿,只见灰蒙蒙的海滩上,奔跑着一群人,他们挥动着帽子或者双臂,向我们频频招手,有的站在高高的地方翘首眺望。我虽然听不见他们的喊声,看不见他们的脸孔,但我知道他们是留在岛上的54名队员。在我们出海考察的日子,他们将在荒原上建成长城站,这副担子可是不轻啊!
我们此刻已进入南大洋的范围。南大洋是南极洲周围海域的统称,又叫南极海或南冰洋,它是由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所组成。由于它和地球的三大洋息息相通,不存在肉眼可以看见的天然界线,那么它的北界究竟在哪里,海洋学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金庆明队长对此作了回答:“一般来说,南大洋的北界定在南极辐合带,这是南极周围水域水温盐度等水文因素急剧变化的一条分界线,大体上位于南纬48°至62°之间。不过也有人将北界定在亚热带辐合带,即南纬40°左右。根据这个原则,南极辐合带以南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南极辐合带和亚热带辐合带之间,称为亚南极海。”
这位出生在上海川沙县的海洋地质学家,是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1958年的毕业生。从那时起,他的生活,他的理想,始终和蔚蓝色的海洋联系在一起。金庆明是一位不愿意过多地谈论自己的科学家,我对他的经历与考察队中其他的科学工作者相比,可以说了解得最少。我仅仅知道他曾经参加过60年代全国海洋普查,以后又在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组从事海洋环境方面的考察,考察范围极广,从西北太平洋一直到中国海,到处都留下他的足迹。他作为海洋调查大队的成员,参加了海岸带的地质调查。他有着丰富的海洋调查的实践经验,同时又在海洋地质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因此,1966年3月海洋所成立时,他很快成为该所众望所归的业务负责人。他以前并没有来过南极,但是他的威望,他的学术水平,特别是他善于团结来自不同单位的科学工作者的组织才能和谦虚谨慎的品德,使他赢得了同志们一致的信任,而这一点,对于一支远征南大洋的考察队,是至关重要的。
金庆明最反对记者采访他本人,在这方面他近乎不通人情,甚至不惜给人难堪,我在采访他的时候也碰过这样的软钉子。不过,当你就某些科学上的疑难向他求教,或者是从他那里了解南大洋考察的打算和进展,他却是非常乐意向你提供情况。不管是他在甲板上指挥海上作业,还是他的眼疾由于过度劳累而越发严重,不得不躺在沙发上点了眼药闭目养神的片刻,只要你找他,他总是有求必应。
“南大洋范围很大,总面积有38,000平方千米,”金庆明在启航以前召开的一次汇报会上的发言给我印象很深,他说,“我们考察的区域只是南大洋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局限于南设得兰群岛周围海域和别林斯高晋海,所以我建议记者们写稿时不要笼统地说南大洋考察,而是南设得兰群岛周围海域和别林斯高晋海的海洋调查,这样好不好?”
他习惯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用询问的目光扫了一眼在座的新闻记者。
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一致的反对。
“哎哟,你那么一长串的名字,太麻烦了。”一位年轻的记者发表了他的见解。
“是嘛,早就在公开报道中这么提了,何必再改嘛……”别的记者附和道。
这个提议倒是很典型地显示了金庆明的性格,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认真,一丝不苟,这是科学家可贵的性格。
不过,金庆明也有他的难言的苦衷。在我看来,南大洋考察区域一再缩小范围,减少测站——这是由于卸货时间大大超过预定计划所造成的——使得他和他的几位助手不得不重新修改考察计划。原定的考察区域是40万平方千米,现在压缩了不止一半,只有16万平方千米。考察的时间也由原定的38天减少为30天,减少5个站位。如果把航行的时间,以及遇到恶劣海况抗风避风的时间统统计算进去,留给金庆明和考察队员的时间,总共只有444个小时。
金庆明是在南大洋考察队的一次例会上说这番话的,会议一结束,我们的考察船便迎着风浪不失时机地启航了。对于这宝贵的444个小时,谁也舍不得再浪费一分一秒。
当晚22点,船只到达乔治王岛东南方的大海,速度开始减慢,广播喇叭传来船长的声音:“1号站位到了,请考察队员作好准备……”
这一声通知如同发起总攻的冲锋号,顿时科学家们穿好防寒的羽绒服,拿着手套,穿上水靴,急急忙忙跑出各自的房间,奔向急剧摇晃的船舷和后甲板。
一走上甲板,黑暗顿时把人们包围住了。没有月亮,没有星光,无边的黑暗把天空和大海融合在一起。黑暗中可以听见大海的咆哮,奔腾的浪涌像是埋伏在船只周围无数暴怒的怪兽。风很猛,寒气立即侵透了身上的羽绒服,使人不禁打了个寒颤。但是谁还在乎这些?雪亮的探照灯驱散眼前的黑暗,一场与风浪争夺时间的战斗立即打响了。
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地进行,严密的计划把各个小组的工作程序规定得十分具体。因为船只在风浪的驱动下不停地摇晃,加上船只减速发生漂移,考察队的各专业组不能同时采集样品,只能按照次序分别进行,否则投入海中的钢缆会搅在一起。
水文学家在左舷水托架旁,用吊杆将一个个钢质的圆筒抛入海中,这是分层取水的颠倒采水器。他们将对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它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的测定。
生物学家是南大洋考察队中实力最为雄厚的队伍。他们的分工很细,有的研究海洋的浮游生物,有的研究底栖生物,有的研究肉眼看不见的细菌,还有的调查南大洋引人注目的磷虾——磷虾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综合考察,正是这次南大洋考察的重点项目。
我朝着左舷甲板走去,那里明晃晃的探照灯下聚集着一群人。1200米的水文绞车飞快地转动,漆成白色的吊杆把一具网眼很密的垂直大网放入船帮外面的浪涛中。
生物学家蒋加伦站在那儿忙碌着,在他脚下放着几只绿色和红色的塑料桶,桶内已经盛满了他们的第一批猎物。
“这些红色的像黄豆一样大小的,叫海鞘。”蒋加伦是研究浮游生物的,考察队生物组组长。他指着桶内许多我不认识的小生命,告诉我:“你看,那种像泡开的白木耳一样的,是小水母;还有磷虾的幼体,很小;还有绕足类的生物……”
我惊讶地说:“哟,这里的生物还真不少!”
蒋加伦拖过一只红色的塑料桶,那里面的海水非常浑浊,泛出黄绿色。他见我有些惊讶,忙说:“这里面都是浮游植物,数量非常丰富,我们是用一种标准小网采集的……”
“浮游植物是什么东西?”
“硅藻类,只能在显微镜下面才能看清……”
我还打算询问,但是旁边的喧闹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地质组的科学家开始采集海底的沉积物了。
但是,要想从深深的海底刮下一层皮也并不容易。安装在左舷甲板的6000米地质绞车缓缓开动,松开了结实的钢缆。几个地质人员扶着那沉重的抓斗,将它移到船栏杆外面,然后徐徐投入海中。他们不像采集水样或者浮游生物,那些都是表层的,一放一收,所需的时间有限。地质采样往往要花费几小时,根据海深不同而有区别;而且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有时往往费了很大的劲,抓斗提上来却空空如也,只好重新来过。据金庆明队长告诉我,地质学家便是通过这样有限的样品,研究海底的地质构成,以及地球演变的历史。除此之外,生物学家对海底沉积物也有兴趣,他们关心的是生活在海底淤泥中的生物群落,还要计算单位面积底栖生物的生物量。
夜已经深了,风浪越发猛烈,但是谁也没有睡意。我的身边,6000米的水文绞车轰隆作响,把长长的钢缆从船尾放入海中,那是研究底栖生物的科学家们在放下拖网。值班室里,鱼探仪的指针迅速跳动,窥探海洋中磷虾群的影像。生物学家将根据它提供的信息,随时作好捕捞磷虾的准备。所有的试验室灯火通明,闪烁着红红绿绿指示灯的仪器在紧张地工作,科技人员穿着白大褂连夜进行分析化验。连伙房的炊事员也在忙着准备夜餐,从过道上远远飘来一阵诱人的香味……
这是挺进南大洋的第一夜,一个紧张的夜晚。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p.zidianfy.com/kepu_5420/
来源链接:http://kp.zidianfy.com/kepu_5420/
上一篇: 为什么要以地球标准去寻找地外生命
下一篇: 更新铃声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