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三)

更新时间:2024-12-30 11:07:44

经过两年多的挖掘,在喇家遗址上已出土了大量史前人类的房址和他们的遗物,在探察房址内人群死亡原因的时候,专家们顺着红胶泥这条线索,找到了黄河洪水,但洪水又能留下这么完整的死亡姿态吗?如果不是洪水,那么什么才是这场灾难的真正凶手?

字幕: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

 

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三)1

 

插图

 

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三)2

 

插图

第三集 幕后真凶

把喇家的灾难确定为洪水,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普遍怀疑,而导致这个结论的主要证据——“尸骨掩埋在红胶泥中”就需要重新认定,但挖掘尸骸的过程已经结束,挖出的泥土也已混杂在农田当中,下一步工作该怎么办呢?

正当大家被这些烦恼所困扰的时候,工地上又挖出了第10号房址,而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恰好紧挨在7号房的东侧,如果这片区域发生过自然灾难,那么房址内的遗存应该是相似的。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专家们可以在清理10号房的时候,有目的地查看房址内的遗存,所以这次大家对土层的关注格外仔细。

首先,挖掘者去除的还是红胶泥,但他们已经发现,在泥层中还夹杂着颗粒粗糙、颜色发黑的沙石带。

很快,在房址中便有人骨显露出来,专家们清楚地看到,掩埋人骨的主要成分不是红胶泥,是黄土!

挖掘结束后,10号房出土了两具姿态异常的人骨,她们死亡在不同的层位上,尤为重要的是,经过专家辩识,掩埋尸骸的黄土和构成房屋的窑洞土层类似,这也就是说,灾难发生时,她们正想夺路而逃,来自窑洞上方的土层、也就是窑洞的垮塌首先击倒了她们,后来才被红胶泥覆盖。

如果窑洞的垮塌也发生在3号房,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位母亲为什么会仰面朝天了,而7号房的这位母亲或许也正是受到垮塌土层的撞击,才可能被叠压在地面上。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窑洞跨塌的呢?

专家们开始在这四座房址周边的沟壑中搜索,在这些土层坍塌而形成的自然断面上,最容易暴露地层内部的秘密。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远远低于房址水平面的下方土层、也就是没有人类活动过的土层中,却夹杂着一些陶器碎片,一些明显不同于周围土质的灰黑色沙石,他们发现,这条裂缝一直延伸到地面,泥沙是顺着裂缝从地面上渗漏下来的。

那么,这条地裂缝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调查人员迅速展开勘察,结果令人惊讶,大量的地裂现象从喇家的房前屋后、荒山野地里被找了出来,平时,没有人会经意这些裂缝,但现在的喇家正是建造在这些裂缝所编织的一张网上。

专家们意识到,能够编织这张恐怖之网的力量,只能是来自大地本身,也就是说,地裂缝正是4000年前喇家大地震的遗迹!

更加奇巧的是,2001年在喇家中心的挖掘,人们直接从房屋遗址的地面挖到了裂缝。这条裂缝气势磅礴,纵身穿越数个房址,一路奔西,竟然落到了现代一户人家的墙壁上。(动画5)

这家主人在修院墙的时候,直接利用了原生土层做地基,经过修整之后,恰好切出一个完美的地裂缝标本。

采访:夏正楷——这个地裂缝。

但是在进一步的调查当中,夏正楷发现,有一些地裂缝中间添充的不是杂物和灰黑色沙石,而是非常细腻的棕色的沙子,顺着这些裂缝往地面观测,出现裂缝越来越狭窄,甚至闭和的现象。这就是说,裂缝并没有到达地面,那么这些沙子就不是从上方灌入,而是从地下喷出。

一般来说,这种现象正是大地震才具有的喷沙现象,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中,很多都出现了喷沙现象,由此也可以推测出喇家史前大地震的高强度等级。

在附近的一处沟壑里,夏正楷和杨晓燕又发现了一个例证,他们给这处喷沙做了一个横切面,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圆柱形沙管。

接着的调查,在10号房址旁边的断壁上,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完整的沙管遗迹。

采访:夏正楷——这处沙管现象。

可以想象,这是一场足以吞没喇家的大地震,但更为不幸的是,喇家的先民还错误地选择了自己的居住方式。专家们指出,喇家遗址居于次生黄土台地,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这里的黄土沉积并不厚实,不适合于开凿窑洞,因此喇家先民的房屋在强度结构上就存在着安全隐患。

将挖掘到的硬土面确认为广场,这对判定喇家是否出现过古人类聚集意义重大,因此考古人员期待着发现一些仪式活动的痕迹,来补足这里作为广场的证据。

在清除硬面上的一处灰坑时,考古队员抓住了这个机会。

灰坑,一般指古人倾倒废弃物的坑巢,就跟我们现在的垃圾坑一样,常常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这次,他们没有轻易放过。

当他们仔细清理完坑内的一些大砾石后,一具人骨凸现了出来。专家们立即判定这是一具被杀祭的人骨。

采访:叶茂林——这是祭祀人骨。

这位可怜的牺牲者,以他特殊的死亡形式,说明4000年前喇家社会已有杀祭、巫术或者原始宗教存在,族人对他的野蛮行为,正好成为后人判定这里文明形成的标志之一。

同时,另一条线索也可以从他身上延伸出来,一般来说,人类早期的杀祭都不用本族人,而是在冲突中抓住的外族俘虏,这说明或者喇家地区已有不同的部落存在,或者他们与较远处的部落存在着联系,发生过战争。战争是要以部落组织或简单的国家形态为基础的,它一定得有领袖人物,一定是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利益冲突时产生的。

当然,这一系列的联想还有赖于对这具人骨的鉴定,考古学家们准备用DNA技术对它和房址内出土的尸骸进行比较,看一看他们是否具有血缘关系,从而确定他是否是来自外族的牺牲品。这一步工作正在筹备当中。

杀祭坑的出现激励了大家的信心,考古队再次扩大挖掘范围,很快,在广场附近又有四座房址出土,它们的排列顺序非常规整。

专家们站在高处眺望挖掘现场,一幅喇家遗址的聚落图渐渐地在他们脑海里浮现出来。

广场位于喇家村东南的台地上,正在挖掘的四座房址呈一排纵列于广场西沿,并且门皆向西,而已清理出来的3号、4号、7号和10号房又呈一横排位于广场北沿,门又都向北,即这些房址均背对处于中心位置的广场,这样,一种以广场为中心聚落的建筑模式,已基本呈现出来。(动画6)

这幅聚落图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来完善,它是否能构成一个城市的规模现在还难说,但这至少为喇家原始农耕经济的存在找到了相适应的人类居住形态,由于在这一地区后续文明的调查当中,发现的主要是以游牧经济形态为主的分散居住模式,使人们有理由确信,正是在4000年前左右,这里的文明出现了逆转和空白,这和整个西北地区史前文明的遭遇是类似的,那么在喇家,是否就能够找到发生这种巨变的某些原因呢?

认定喇家的灾难首先是地震引起的,还不能完全解答专家们心中的疑惑。在房址中和地裂缝中夹杂着的灰黑色沙石带,明显有别于周围的黄土,它们又是从何而来的?

专家们很快就发现,即使是在一般的堆积层中,也有很多区域性的沙石带,沙石非常松软,和周围的土层有明显区别,而且沙石的分布有一定规律,遗址南边很少,北边较多,而且越往北走越明显。

这样,随着对沙石带范围的跟踪调查,专家们就来到了喇家遗址北边的群山上,果然,他们在山上也找到了大量的沙石遗存,但它们和喇家遗址上的沙石带有关系吗?

专家们注意到,山坡上布满了纵横遍野的沟壑,而在沟底有许多滚落下来的巨石,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把巨石搬运下山,那么将细碎的沙石运送到盆地上,不就跟吹落灰尘一样简单吗?

仔细观看这些崎岖的沟壑,不难判定它们是由水流冲击而成的。是否可以这样猜测,在灾难发生的前几天,喇家地区就暴雨连绵,山顶的积水已经对着喇家虎视耽耽,(闪电完之后)在大地怒吼的那一刻,它终于爆发,强大的水流裹胁着沙石扑向了地面,顷刻间就摧毁了山脚下的村庄!

这是否就是发生在4000年前的喇家遗址上的一幕?一个小小的证据充实了这个猜想。

在遗址上经常可以挖到一些裹胁在泥沙中的陶罐,而陶罐的倾斜方向大多是朝南,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采访:夏正楷——陶罐口朝南。

为了验证喇家遗址上的沙石是否是从北边山上下来的,专家们提取了山上的沙石样品,他们将回到实验室,和遗址现场的样品进行比较。要做同样实验的还有红胶泥,因为猜测红胶泥是黄河洪水的遗留物,这仅仅是大家的一个直觉判断。

在北京大学的泥沙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先将泥沙样品用水进行溶解和沉淀,接着标志一份样品的主要特征,如成分、颗粒度等将用仪器精确测定,这些结果通过计算机处理,以直观的图形曲线表达出来。

经过耐心的等待,结果出来了,图形显示,山沟中的沙石样品、古河床中的红胶泥样品,与挖掘现场的样品基本吻合!

当专家们再次站在山头远眺时,那些通过曲折求证才得来的证据,现在仿佛就昭然若揭地铺在喇家遗址上。

采访:夏正楷——灾难经过。

这是一个恐怖的夜晚,炉膛里的火焰已显示出一丝不详的征兆,突然,大地开始颤抖,紧接着狂暴的泥石流便破门而入。(动画7)在慌乱之中,妇女和儿童虽然被有组织地疏散到窑洞里,然而这恰恰成为了他们的葬身之地。

在这场灾难中,最慑人心魄的是那些母亲。

7号房中的母亲在身体受到重击之后,还是本能地向前俯卧,为的是护住怀中的幼子。(动画8)而3号房的这位母亲,面对坍塌下来的屋顶,还在企求上苍,给她的孩子留下一丝生机。

在清理广场周围新出土的房址时,挖掘者常常刨出一些散落的石块,这些石块的两面都经过打磨,显得很平整,但一面非常干净,另一面却黢黑,明显是烧烤过的痕迹。这些石块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在房址一角的侧壁上,挖掘者找到了一整块石板,将石板上下仔细清理之后,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用来烧烤食物的壁炉。

这个壁炉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这些房址中央依然还有灶台,而在4000年前那个生活相对简陋的年代,灶台就能够满足人们烤制食物的需要,壁炉肯定有专门的用途。

采访:叶茂林——壁炉的作用。

如果是面食,专家们推测,在那个年代最有可能是小麦。而学术界一般认为,人工种植小麦起源于8000年前左右的中亚西亚地区,传入中国的时间顶多有4000年,但喇家遗址已经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那么中国麦作农业的起源很有可能就要被重新定义。

采访:叶茂林——喇家小麦的意义。

搜寻小麦作物的遗迹在喇家才刚刚展开,但专家们有信心看到,喇家先民在田野里守护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在4000年前,他们已经拥有了相当发达的原始农耕经济。

地震和山洪很好地解释了房址内人群死亡的原因,但当时那些在野外劳作的人们,是否有可能躲过这场灾难呢?

按道理说,如果是在旷野里,地震的危害性就减小了很多,况且泥石流对喇家遗址的破坏也只是区域性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在遗址上散落着大量零散的尸骨呢?

只有黄河洪水是最好的解释原因,因为洪水是大面积的灾难,它使得人们无法藏身,即使是在地震中有幸存者,也再难以逃过它的魔掌。

杨晓燕在一处洪水堆积层中,发现了一些灰黑色的夹层,经她和她的导师夏正楷辨别,这正是洪水退去之后,河漫滩的遗留物。

采访:夏正楷——11次洪水。

也就是说,喇家至少遭受过11次以上的洪水泛滥,这说明野外散落的尸骨,很可能是多次灾难累计的结果,如此看来,即使最初有幸存者在喇家遗址上继续生活,他们也经受不了黄河的反复蹂躏,最终还要离开这里。

因此,专家们认为,地震和泥石流对喇家遗址只是致命性的一击,而黄河洪水才是它彻底毁灭的最终原因。

当专家们再次凝视着黄河,这条被华夏民族尊称为母亲的河流,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暴虐无常的母亲,它滋养了喇家的史前人类,又将他们送入了死亡的地狱,它孕育了喇家史前文明的辉煌,也无情地将它埋葬了。

专家们正是在解开喇家史前人类死亡之迷的同时,看到了他们创造的灿烂文明。同时,专家们也为这些土地上的幽灵叹息,正是他们被黄河淹没的时候,正是他们幸存的子孙离开黄河岸边的时候,在这条河流的中下游,大规模的人群开始聚集到一起,建立城邦和国家,走向了形成华夏古文明的中心舞台。

当然,喇家的例证是否和整个西北地区史前文明的衰落有相同的原因呢?黄河是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专家们还无法下此定论,他们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调查,以解开这个远古历史的迷团。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kp.zidianfy.com/kepu_3009/
网友关注科普知识
精品推荐
热门科普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