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综合电)香港建筑学家前天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淘大花园E座爆发大规模沙斯病疫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楼与楼之间形成的“风闸效应”。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三位教授就3月底淘大爆发沙斯疫情事件,循其独特环境进行了约一个月的研究。他们在实验室内制造了不少虚拟模型,利用超级电脑分析该模型上的有关数据,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得出淘大花园出现了一种“风闸效应”的情况,由此加强了病毒的传播。
报告说,由于淘大E座和F座之间的狭窄距离,加上刮东南偏东风,导致两座楼宇之间产生大约每秒3至5米的快速气流,并急速地掠过E、F座之间,形成了一堵风墙造成“风闸效应”,由此无形地封拦了E座7号和8号室之间仅阔1米半的天井,使到天井内空气的横向流动非常缓慢。这样,排放至天井中的微细水珠如果含有病毒,便会徘徊不散,只能上下流动,增加了进入其他楼层的机会。
研究报告同时指出,淘大事件是一个特殊情况,如果不是该处的水渠出现损坏、有带毒病人到访,再加之“风闸效应”,便不会发生大规模感染事件。
为此,中大研究出改善方法,即在天井出口附近的适当位置安装“定风板”,从而改变天井出口处的压力分布,以便把部分风力引进大厦天井内,消除“风闸效应”。
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前天说,沙斯病毒能在人类粪便中生存四天的研究结果,证明淘大公寓沙斯疫情是通过污水管漏水散播开来的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
感染沙斯的病人大约仅有10%腹泻,但淘大公寓里感染沙斯的居民有60%的人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