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阳历 | 农历 |
2020年 | 1月24日 | 腊月三十 |
2021年 | 2月11日 | 腊月三十 |
2022年 | 1月31日 | 腊月廿九 |
2023年 | 1月21日 | 腊月三十 |
2024年 | 2月9日 | 腊月三十 |
2025年 | 2月6日 | 腊月廿九 |
2026年 | 2月5日 | 腊月廿九 |
2027年 | 1月25日 | 腊月廿九 |
2028年 | 2月12日 | 腊月廿九 |
2029年 | 2月2日 | 腊月廿九 |
2030年 | 1月22日 | 腊月三十 |
注:以上农历时间为上一年的农历时间,例如2021年除夕阳历时间是2月11日,农历时间是2020年农历腊月三十。
除夕简介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习俗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做团圆饭,根据史料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形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一定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2、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3、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很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4、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